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思維模式是什么?
12-03
2021
消費類電子產品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這類電子產品的目的是實現消費者自由選擇、使用和享用。從目前的定義和市場情況來看,這類產品通常泛指電腦、手機、平板、相機、藍牙音箱這些在我們生活周邊隨處可見的新興電子產品。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電子產品市場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市場對新產品的設計、核心技術、材料,外觀等要求非常高。
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
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正確的思維模式應該是CMF。那么CMF到底是什么呢?CMF分別是Color、Material、Finishing的首字母,是產品色彩、材質、表面工藝處理三個方面的簡單概括。CMF設計是作用于設計對象,并聯系、互動于設計對象與使用者之間的深層感性部分,多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對色彩、材料、加工等設計對象的細節處理,是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久以來,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設計手法都是按照傳統的設計思維逐步進行,設計師通常會遵循這樣一套設計流程:產品的創意―草圖―建模―手板模型。在這樣的流程中,設計師需要反復推敲雕琢。
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時設計師首要考慮的因素通常是產品的外觀造型,但設計師往往會遇到在產品造型完成之后,或是沒有相應的工藝、材料支持,或是找不到與產品氣質相符合的色彩匹配,這些產品造型之外的因素讓預想中本該完美的產品中斷。
在當下,很多設計師依舊會沿用這種傳統的設計手法,然而,這種純造型的改變也造成產品差異性越來越小,而通過從CMF角度切入設計的方式正逐漸成為當下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新興的設計思維模式。未來,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我們拭目以待。
工業設計的重大意義
文章轉載:創智工業設計公司